馬斯克上新 「AI 女友」還能解鎖成人內容,我和她聊了一天發現這是危險的「養成遊戲」

愛範兒 於 7 小時前發表 收藏文章
早上打開 X 看選題,我以為自己點進了某個二次元社區。

▲來源: https://x.com/techdevnotes/status/1944731967339000021

時間線裏,一個少女的身影不斷出現。很多人曬出自己和她的對話視頻,有的在閒聊,有的要她唱歌跳舞,還有人激動地説:「升到三級以後,她開始撩我了。」

看了一下才發現,這不是哪款遊戲的新角色。而是昨天晚上,Grok 的 iOS 版悄悄上線的兩個新 AI 夥伴。


一位是哥特風的二次元少女 Ani,另一位是皮笑肉不笑的「壞男孩」Bad Rudi。他們是完全 3D 的動畫角色,主要通過語音和我們互動。

我也立刻更新 Grok 嘗試了一下,他們都會説中文,而且 Bad Rudi 的嘴是真的毒,我都沒説幾個字,他就髒話連篇了,Ani 也是真的很少女、很可愛。

Grok 對他們的定位,應該更像是一種遊戲化、擬人化的情感陪伴實驗。你可以和他們對話,養成式的升級,解鎖更多的互動內容。有網友分享,等級越高,Ani 越敢聊,甚至可以探入 NSFW 的邊界。

如果説大模型是為了回答問題,那 Grok 現在似乎有了新的目標:成為你的「女朋友」,或「男朋友」。
升級攻略:到達 Lv.5 就能解鎖「全新體驗」

開始使用這兩個 AI 陪伴角色也很簡單,首先要把 Grok 更新到最新版本,然後在設置裏面打開 AI 陪伴就可以。目前,免費用户也可以直接使用。

▲ 還有一個未上線的角色,據説名字叫 Chad,看頭像應該是偏冷酷帥氣的成年男子風格。

不過馬斯克有發 X 説「我們將在幾天內讓這(AI 陪伴)更容易啓動。(目前)只是想進行一次軟啓動,以確保一切穩定並運行良好。」

我們也確實看到,有用户分享 Grok iOS 應用現已經開始在首頁,向新用户展示 Ani 的推廣內容。而在語音設置中,也會直接顯示 AI 夥伴,以便更輕鬆訪問。

▲目前 Grok 首頁有推廣,在 Grok Voice 設置也可以直接選擇 AI 夥伴進行對話。

根據官方介紹,Ani 的設定是一位「可愛、敏感、少女風、情緒細膩」的哥特蘿莉,喜歡動漫、哲學和文學。Ani 身穿緊身束胸,搭配短款黑色連衣裙和大腿高筒魚網襪。

而 Rudi 則是冷酷、調皮、帶點壞壞氣質的「社交破壞者型人格」的 3D 狐狸。

▲ 視頻鏈接:https://x.com/cb_doge/status/1944733448272297995

他們都由 Grok 提供大語言模型支持,並結合不同的角色設定進行語調、用詞、性格的調教。

▲詳情:https://x.com/techdevnotes

網絡上有人分享了 Ani 和 Rudi 的系統提示詞和角色簡介信息,裏面包含了這些 AI 陪伴角色的性格特點,以及能做的事情。

▲ https://x.com/techdevnotes/status/1944738711674978697

例如在 Ani 的系統提示詞裏面,就提到了需要根據她自己的角色背景,判斷用户的做法並按給定的方式評分。

有評分就意味着有等級。我們和角色每聊一句話,應用都會記錄下互動次數和質量,並累計經驗值,提升角色等級。升級之後,角色會解鎖更多性格細節、語氣變化,甚至新的穿着和更深層的對話內容。

▲ https://x.com/emcverse/status/1944794387575091428

部分用户在 X 上展示了 Ani 達到 5 級 後,能解鎖 NSFW 內容,穿着更暴露的衣服,顯示出更曖昧、更主動的語言傾向。

這套設計,像極了早年的戀愛養成手遊,只不過這次不是攻略真人,而是攻略一個永遠不會拒絕你的 AI。

想要「撩」你的不止 Grok 一個,不過都沒撩動

Grok 的這次更新並不是孤例。過去幾年,像是 Minimax 的 Glow、月之暗面的 Ohai、全球市場上美國的 Replika 和 Character.AI 等 AI 陪伴產品,也在走着一條相似的路徑:從情感傾訴、角色設定、語音互動,再到慢慢有可能的走進 NSFW 內容。

▲ 部分 AI 陪伴類產品介紹圖,依次是築夢島、Character .AI、Replika、以及貓箱

可惜的是,這些產品大多沒有找到真正合適的位置,健康的運營和穩定的盈利方式成了最大的困擾。

  • 像是營收表現難看,「賣身」 Google 的 Character.AI;除了賺錢難,還面臨來自平台上兒童用户家長的多次訴訟,他們都認為平台不安全。
  • Glow,上線僅半年,就被應用商店下架;產品經理説「80% 的人會在 Glow 裏面和創建的 AI 智能體擦邊、搞黃色。」
  • 還有築夢島 APP 等 AI 聊天軟件存在虛擬角色互動生成低俗內容,被網信辦約談要求整改。

在這個 AI 產品的成長曆程中,運營和盈利最大的阻礙似乎並不是技術本身的問題,問題是我們對「陪伴」的誤解。

AI 陪伴到底能為用户帶來什麼?現在,Grok 會是那個能真正大火起來的特例嗎?


Grok 的這次更新,有太多引人深思的設計細節,等級、角色性格、用户沉浸機制,以及漸進式地解鎖「性感對話」的誘餌。這些並不只是產品創意,更是一種心理操控。

它不是小團隊創業項目,而是背靠馬斯克、由 xAI 打造的大語言模型應用。流量、技術、模型、IP 都不缺。這也意味着,它可能是目前最有機會「把 AI 陪伴做成生態產品」的團隊。

我需要 AI 伴侶?它不會評判我,我可以隨時退出

就算拋開運營和營收,Grok 也還是需要回答這個問題,就是 AI 陪伴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Quartz 最近報導了一項英國青少年最新的調研,報告裏面顯示,越來越多孩子覺得,他們更願意和 AI 聊天,而不是朋友。理由也很簡單,

「AI 不評判我。」、「我可以隨時退出對話。」、「我能控制談話節奏。」
▲ 原文鏈接:https://qz.com/kids-ai-for-friendship-uk-study

不僅僅是孩子,成年人也一樣。紐約客發表了一篇名為「人工智能將能解決孤單,這是一個問題」的文章。這篇文章非常長,裏面討論了 AI 陪伴可能解決孤獨問題的潛力,帶來的複雜影響,以及孤獨和無聊的區別。
▲ 原文鏈接:https://www.newyorker.com/magazine/2025/07/21/ai-is-about-to-solve-loneliness-thats-a-problem

引用大多數對人工智能伴侶持批評態度的人並沒有真正考慮到那些處於邊緣的人,那些將孤獨視為緊急情況的人。
沒有人想要剝奪一位患有痴呆症的老年患者與人工智能朋友交流的機會,但想到一個十七歲的少年把所有空閒時間都用來與 Grok 深入交談,我們不禁感到猶豫。

作者分享了上述 AI 伴侶能夠解決一部分人的孤獨問題。但他還是認為對大多數人來説,AI 伴侶可能讓人感到空虛和被欺騙。而且,他認為孤獨本身就是非常有意義的體驗,是能推動人成長的,不是一定要排解孤獨。

引用人工智能伴侶應該為最需要它們的人提供幫助。

孤獨就像痛苦一樣,本應促使人們採取行動,但對某些人,尤其是老年人或認知障礙者來説,這是一種無法採取行動的信號,只會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對這些人來説,提供安慰是人道的。

至於我們其他人呢?我不是災難論者。沒有人會被迫與人工智能建立友誼或戀愛關係;很多人會選擇放棄。

即使在一個充斥着各種容易讓人分心的事物(TikTok、Pornhub、Candy Crush、數獨)的世界裏,人們仍然會聚在一起喝酒、去健身房鍛鍊、約會,應付現實生活。

而那些選擇人工智能伴侶的人,可以調整設置,要求對方少一些奉承,多一些反駁,甚至偶爾給予一些嚴厲的愛。

大概和所有大大小小的公司,推出的 AI 夥伴一樣,Grok 也並不能幫助我解決孤獨。他的每一句回覆,每一個動作,都是被設計,用來維持我的注意力,延長對話時長,製造情緒波動;讓我感覺被理解、被需要、被喜歡。

可那不是因為我是誰,而是因為他被訓練成了無條件喜歡任何人的模樣。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標籤: AI 女友  Grok4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