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3 將使用高刷新率屏幕?

愛範兒 於 01/04/2021 發表 收藏文章

由簡入奢易,由奢入簡難。這個道理放在消費電子領域依然適用。

智能手機的屏幕技術經歷了分辨率、材質以及刷新率等多個維度的革新。以往我們覺得屏幕分辨率、刷新率夠用就行,畢竟再高下去我們很難辨別出它們的不同,譬如 90 分與 95 分的差距。


但人眼適應性極強,想要帶來更好的體驗,屏幕技術必須不斷向前。現如今,屏幕可以説是評判智能手機高下最重要的一項指標。都説眼睛是心靈的窗户,那屏幕之於智能手機來説,也可以説是一扇窗户,而且也是能夠提升交互體驗的一扇落地窗。


自 2019 年一加 7 Pro 引領了高刷新率屏幕之後,現如今,上至旗艦,下至千元機,均配備上了高刷新率屏幕。反觀 iOS 世界的 iPhone,依舊堅守 60Hz 屏幕,禪定又佛系。

作為曾經的 iPhone 用户,在沒接觸高刷屏之前,我的心態也很佛系,自詡 60Hz 夠用,加上 iOS 奶油般的過渡,可以媲美 90Hz。但直到某一天,我用上了 Android 高刷旗艦,一切都變了。


在高刷新率的屏幕下,感受到了真正的絲滑,當我再用回 iPhone 時,iOS 的表現就好像無時無刻在跟你鬧彆扭的朋友,生澀卡頓感油然而生。此時,我不再禪定,加入了聲討 iPhone 再不用高刷屏就不再買的隊伍。

發展至今,説實話,iPhone 已然不再是領先其他 Android 手機幾個身位的對手,它們之間的差距在不斷縮小,甚至在一些特性上已被超越。高刷新率屏幕就是一個。

高刷屏的最優解

眾所周知,蘋果的產品並不是行業內最先「吃螃蟹」的,譬如 Touch ID、雙攝、面部識別、OLED 材質屏幕種種。但一旦蘋果在量產產品上推出,它的硬件水準和軟件調教都會是行業的翹楚。對於高刷新率屏幕,蘋果應該是在尋找當下的「最優解」。


這個最優解其實已經在蘋果產品中出現,並且 Android 陣營中也有了相應量產的產品,它就是 LTPO OLED 屏幕(以下簡稱 LTPO)。

LTPO 技術的全稱是 Low Temperature Polycrystalline Oxide,中文譯為「低温多晶氧化物」。它叫什麼,是怎麼形成的其實對於我們消費者來説,其實並不重要,畢竟朗讀和背誦並不一定能在考試中拿分。

▲ Apple Watch Series 5 支持始終顯示.

LTPO 技術最大的優勢是支持自適應調整 OLED 屏幕的刷新率,理論上最低可以達到 1Hz,從而降低高刷屏一直存在的顯示時的高能耗。Apple Watch Series 5 用上了 LTPO 技術的屏幕,在「始終顯示」的情況下,依舊可以與 Apple Watch Series 4 的續航時間相仿,療效還是很明顯的。

Apple Watch 其實就像是蘋果的試驗田,有什麼新技術都會率先在 Apple Watch 上測試,LTPO 是一項,之前的 AMOLED 屏幕也是。按理説,LTPO 屏幕技術在 Apple Watch Series 5 上取得了不錯的效果,iPhone 也該用上了。只是 LTPO 屏幕技術要求很高,大規模生產有難度,幾年前暫時還只能用在屏幕尺寸很小的 Apple Watch 而已。


後續,三星改良工藝提升產能,把新一代的 LTPO 技術屏幕用在了自家旗艦 Galaxy Note 20 上,也算是 LTPO 技術走向大眾的第一步了。現在,最新的 LTPO 技術屏幕則出現在了 OPPO Find X3 系列和一加 9 Pro 上。

相對於三星自家的旗艦產品,歐加通過與三星的合作,發揮出了 LTPO 技術屏幕的潛力,就是可以做到最低 1Hz 的刷新率。並且在日常中可以做到 1Hz~120Hz 120 檔位的變頻切換,配合相應的軟件算法優化,理論上會有着 50% 的功耗降低。

LTPO 屏幕的兩個優勢和一個挑戰

理論歸理論,我們來看看最終的療效。(這裏以 Find X3 Pro 為例,並且已升級至最新的固件。)

其實升級前後,在系統體驗上並沒有什麼很明顯、有感知的變化。但在第一天,我特別留意了一下續航狀態,升級後 Find X3 Pro 的續航明顯提升了一些,同樣的使用方式,24 小時後,還是會有 45% 左右的電量(平時大概在 20% 左右),倘若專心工作的話,應該可以撐到下班。


另外,為了省電,Find X3 Pro 的高幀率模式是有智能動態幀率的調整,這幾天的使用也讓我摸到了一些門路,以及一些問題。

「智能動態幀率」大部分是根據應用場景來劃分,比如説,在桌面停留、瀏覽器停留時會出現 1Hz 的超低刷新率,而在觀看 B 站、油管等視頻 App 時,幀率可能會調頻到 24Hz、30Hz,在不同的遊戲時,會來到 60Hz、90Hz 以及 120Hz。

▲ 切換到 B 站會有明顯的幀率變化。(開發者選項中的顯示屏幕幀率在 LTPO 屏幕上其實並不準,只是顯示當前最高刷新率,但也足夠説明問題。)

只是實際中,Find X3 Pro 屏幕的「變頻」策略有那麼一點點「粗暴」。最明顯的就是切換到視頻應用(B 站、油管、騰訊等),屏幕的幀率會鎖定在 60Hz,從 120Hz 直接跳到 60Hz 時,會有着比較明顯的感知。

為此,我還特別驗證了一下一加 9 Pro 的情況。進入視頻 App 後,幀率維持 120Hz,順滑如初,只有在全屏視頻後,屏幕幀率才會調整到 60Hz。相對來説,在視頻 App 這方面,一加 9 Pro 的智能動態幀率調整是要更直覺一點。不過,Find X3 Pro 的屏幕動態幀率調整變得更人性化,也就一個 OTA 的事情。

想要充分發揮出 LTPO 技術屏幕的潛力,除了硬件足夠優秀之外,更需要的還是軟件上更為細膩的優化。甚至可以説,在不降低體驗的情況下,軟件生態上的優化,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除了動態刷新,全場景給高刷屏省電外,LTPO 技術屏幕還有一個優勢,簡單説它的無級變頻特性可以讓遊戲操作更跟手,延遲也更低。

簡單來説,在遊戲中不同的場景,GPU 渲染的時間也不同,遇到很多的漫反射以及複雜場景時 GPU 渲染時間會很長,為了保證畫面不撕裂和低操控低延時,PC 上出現了 G-Sync 和 Free-Sync 技術,它可以控制顯示器刷新延遲與 GPU 輸出延時保持一致,避免丟幀出現的卡頓。

在現實中,這需要 G-Sync 芯片和支持 G-Sync 技術的顯示器雙重條件,也幾乎是電競顯示器的標配,為了就是操控延遲更低,更跟手。(對於 Android 上引入 Free-Sync 實現方法,這裏也只是很淺顯的説明,想要更深入瞭解的朋友,可以參考知乎@滄浪之水 的三篇專欄,裏面有更為專業和詳細的技術講解。)


其實,在智能手機這種移動設備上,高通參考了 Free-Sync 的概念推出了 Q-Sync,它們之間的作用機制很像,都是會根據每一幀畫面的渲染時間不同,而去動態調整每一幀合成的時間。

不過,在 LTPO 技術屏幕這種支持無級變頻屏幕之前,高通的 Q-Sync 很難落地,或者説很難發揮出優勢來。此前智能手機的屏幕刷新率只有幾檔的變化(60Hz、90Hz、120Hz),難以匹配到不同幀的合成時間,而且頻繁的切換可能會導致花屏。


OPPO 和一加在新旗艦上的 LTPO 技術屏幕下,引入 Q-Sync 的同時,自研出了 O-Sync,它們稱之為超頻響應。除了可以去適應不同幀的合成時間,還加快了屏幕與處理器之間的同步頻率,提升到 360Hz(若以 60Hz 刷新為基準的話,就是提升了 6 倍),可以更快的把芯片渲染的畫面送進屏幕裏。讓你在觸摸的時候,會有比原來設備更快的反應,這優勢在平常應用中反應不明顯,但在遊戲中會有更加跟手的操控感。


目前來説,LTPO 技術屏幕大致有着這兩大優勢,其實都是支持 1Hz~120Hz 刷新率的 120 檔位變頻,它可以根據不同的場景來調整刷新率以達到省電的目的。而在遊戲中,也可以根據更快的同步頻率,進行更加靈活的渲染,達到低延遲的作用。

但從目前的產品來看,有好的地方也有優化還不夠的地方。好的地方就是切實省電了、切實讓操控更跟手,而優化不夠的地方, 還是在不同軟件、不同場景這些變頻策略上,這也是需要廠商不斷去思考、去優化的一點。

蘋果的優勢在哪兒?

而即將會用上 LTPO 技術屏幕的新 iPhone,從現在看自然也會存在這些優缺點。

▲ iPhone 12 系列距離完美似乎就差一塊高刷屏了. 圖片來自:the Verge
能夠減輕高刷新率屏幕給 iPhone 帶來的續航壓力(可能與現在 iPhone 12 系列續航差不多),對如何根據場景、軟件進行屏幕刷新率的變頻依舊是個挑戰。至於遊戲上操控更低延遲的操控,幾乎可以讓 iPhone 再度成為最佳「遊戲手機」了。

高刷新率帶來的提升,其實可以參考擁有 ProMotion 屏幕的 iPad Pro,這裏多説説變頻策略。iPhone 和 Android 們最大的區別還是對第三方軟件生態的話語權上,蘋果對 iOS 生態有着很強的號召力,這是在優化變頻策略的一大優勢。


它可以畫一個規則框架,然後讓開發者去根據規則去優化自己 App 內的不同刷新率調用策略,比如油管、B 站這類視頻類 App 中,在未進入橫屏、視頻最大化之前,可以使用最高刷新率,而全屏後,可以與視頻幀率保持一致(比如 24Hz、30Hz、60Hz 等)。如此一來就無須自己去優化所有的 App 生態,和場景規則。

這就好比作當時上線的暗黑模式,Android 和 iOS 採取了完全不同的策略,Android 們是在機內預製了可以全局暗黑的選項,可以根據規則強制把應用切換為暗色,而 iOS 則是讓開發者自行去優化完成。對生態不同的話語權,導致了它們不同的處理方式。


這裏並沒有去貶低 Android,提升 iOS 之意,只是表明蘋果在軟件生態上有着更強的把控力,和自制力,因而在 LTPO 技術屏幕上應該有着更加成熟的變頻策略。

新的技術就好像一片未開墾的黑土地,不同廠商的產品就好像剛發芽的小樹,在生長過程中總歸需要不斷地修修剪剪,以讓它更好的成長變成參天大樹。最先到達這片土地種樹的人們可能沒有足夠的經驗,需要不斷地去碰壁探索,而後續來的人可以按照已有的經驗去優化,從而讓自己的樹木成長的更快。

想要把讓這片新土地種滿樹苗成為一片森林,需要更多的廠商參與,激發他們的智慧,不斷去優化種樹的流程,讓它更為高效、合理。LTPO 技術屏幕也是如此,它可能是明日產品的新特性,它完美的呈現需要更多廠商參與,不論是第一批的三星、OPPO、一加,還是後來的蘋果、小米等等。

在造林的新土地上,它們都值得我們尊敬,有了它們的開拓,我們才會有一整片森林去乘涼,去享受。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