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上班打卡去死吧,Hoffice 是個輕鬆愉快的工作方式

愛範兒 於 02/02/2015 發表 收藏文章

上學的時候,最不甘的一件事是“59 分掛科,60 分及格,明明只差一分而已”,上班後,最不甘的一件事是“9 點 01 遲到,9 點準時”。

對於許多職業來説,在家工作其實並不太影響工作效果,但是在辦公室工作的話,因為有上司和同事存在,效率理論上會比在家好一些,畢竟在家裏是沒人監督的狀態,做到“慎獨”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什麼方法可以既保持在家工作的輕鬆愉快,又能保證在辦公室那樣有人監督呢?瑞典斯德哥爾摩正在興起一種“Hoffice”的工作方式,顧名思義,Hoffice 就是 Home 和 Office 的合體單詞,但又不同於在家辦公

説起來跟學生上課類似,在 Hoffice 中辦公的人們每隔 45 分鐘就有鬧鐘提醒,這是因為有研究發現,人一般一次只能完全集中精力 40 分鐘左右。鬧鐘響起後,會有十分鐘左右的休息放鬆時間,在 Hoffice 工作的人們可以選擇舒展下筋骨,或者冥想一番,再或者和其他人溝通交流一番,談下自己的工作和目標,然後進行專心工作的下一個 45 分鐘。

記者 Agneta Lagercrantz 曾經採訪了 Hoffice,並且還經常在 Hoffice 裏面工作,她記錄了她觀察到的一個片段:

引用“那天我加入故事所在公寓的 Hoffice 的時候,裏面基本上已經滿了。Amrit 幫我額外加了一張桌子,設置好了鬧鐘,而 Gösta 在他最喜歡的位置,坐在一張扶手椅上。我們只聽見牆上的掛鐘滴答滴答,還有筆記本電腦的鍵盤敲擊聲,偶爾會有人起身,接聽電話的聲音若影若現。一會兒後,鬧鐘響起,十分鐘的休息時間到,有人做伸展運動,有人閉目養神,甚至還有人跳起了迪斯科。”

早期發起 Hoffice 概念的正是對工作地點要求不高的一些自由職業者,Christofer Gradin Franzen 和 Johline Zandra 在一年前決定讓在家工作也有新花樣,於是他們邀請了一小夥人到他們家中工作,並且定好了一系列的規則,很快,這種方式小獲成功。在斯德哥爾摩已經有數百人開始喜歡上這種 Hoffice 的模式,並且在瑞典和丹麥臨近的城市出現了類似的 Hoffice 團體。


Lagercrantz 是首個報道 Hoffice 的記者,隨後她也經常參與到 Hoffice 之中,即使她有自己的辦公室,她覺得 Hoffice 的好處在於:

引用“我覺得在這樣的地方有着難以形容的團體意識,以及工作的樂趣,在辦公室或者咖啡館就不會這樣子。”

和 Uber 或者 Airbnb 這樣的新經濟模式類似,Hoffice 其實也有這模式化的可能,畢竟互聯網的存在讓信息溝通更直接快速,工作地點分享説不定也會成為新的經濟模式。事實上,在美國就有一個 SpareChair 的初創企業,就是類似於 Airbnb 這樣的租賃模式,只不過 SpareChair 租賃的是家庭辦公位置。作為 Hoffice 概念的先驅,Franzen 並不打算向參與 Hoffice 的人收費。

在他看來,與 Airbnb 所代表的“分享經濟”不同,他的 Hoffice 是一種“禮物經濟”。在他的 Hoffice 網站上,他如此寫下這些文字:

引用“打開家門,把家變成 Hoffice 迎接前來工作的人們是一件禮物,我們付出是因為我們願意,而且我們不太想要什麼回報。”

對於富足的瑞典人而言,這樣的“禮物經濟”更容易成長起來,不過既然稱之為“禮物經濟”,那麼就會有一個“禮尚往來”,對於 Franzen 這樣願意付出的人們來説,有時候會有一些意想不到收穫,比如在此工作的程序員會幫他免費搭建一個網站,而廣告人士則可能會貢獻一個不錯的創意。

因此,Franzen 在他的網站接着寫到:

引用“禮物經濟的好處還在於,成員們會自發的貢獻自己的時間、精力和技能去幫助其他人,這種絕贊且互助的工作環境可以惠及每一個參與者。”

或許我們可以這麼理解,Hoffice 的概念不僅僅在於一羣人擠在一間屋子裏愉快的辦公,它更是一種“基於付出意願和工作場景下的線下陌生人社交,以及工作技能交換平台”。現階段,受教育程度高,人民富足,工作壓力小,且第三產業發達的北歐是 Hoffice 模式理想的生存土壤,不過對於大城市中熱愛接受新鮮事物的自由職業者來説,Hoffice 模式或許可以成為一個時髦的工作方式。

圖片來自:Fastcoexist


資料來源:愛範兒(ifanr)
作者/編輯:劉學文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